台灣清朝砂岩雕刻藝術的寶庫【北埔慈天宮】龍柱介紹

Let's share!

Last Updated on 2023-08-05 by 梁 震明

北埔位居新竹縣的靠山鄉鎮,舊稱大隘,自古以來便是閩客人共居的地區。興建於清咸豐3年(1853)3月的慈天宮是北埔當地的首廟,主祀觀音菩薩。慈天宮於同治13年(1874)增築兩殿和前殿,成為「兩進兩廊兩護龍」之格局。

北埔慈天宮

(圖1)北埔慈天宮的升龍柱例,在龍身擺動的姿態與佈置幾乎與鹿港龍山寺五門殿升龍造型雷同,但是龍山寺三川殿降龍與升龍的龍頭造型還是與新港水仙宮的相近。此外若以神明方位來說,則是左為尊是男,右為卑是母,且刻意將尊者頭部位置略高於卑者,以造成視覺上的尊卑之感。

北埔慈天宮

(圖2)北埔位居新竹縣的靠山鄉鎮,舊稱大隘,自古以來便是閩客人共居的地區。慈天宮於同治13年(1874)增築兩殿和前殿,成為「兩進兩廊兩護龍」之格局。

三川殿的龍柱未有紀年款,僅右柱刻有「信士、邱阿四、姜殿斌、邱新鳳、陳友才、吳陳秀、徐和傳、敬奉」等字跡。為昇龍柱例,左柱刻有西王母騎鳳與七仙女像,右柱則是八仙,而柱下亦有幼龍像。

北埔慈天宮

(圖3)除了用造型區分性別外,慈天宮的兩根右龍柱下方也都有幼龍出現。

正殿的亦未有年款,僅右柱刻上「信婦姜門胡氏奉」等字跡。為降龍柱例,左右柱體各刻9位羅漢,所以為十八羅漢像,而此等題材在清朝龍柱中是屬於孤例。又右柱下亦有幼龍像。

北埔慈天宮

(圖4)廟裡所放參拜示意圖。

慈天宮曾於同治10年(1871)大肆重修,並於同治13年(1874)完成,此外,位於龍邊兩廊的同治13年所刻碑文,亦有「信婦姜門胡氏捐銀壹佰肆拾元」、「邱阿四捐銀弍拾捌元」和「邱新鳳捐銀拾伍元五」等字跡留存,所以這兩對龍柱應是同治13年(1874)興修時所立的

此兩對龍柱有二大特點,一是同時可見「昇龍」與「降龍」的柱例,但卻是因為錯誤的立柱結果所造成的,原本是欲刻成兩對「乾坤交泰」的龍柱;二材質上是現場雕刻並用砂岩雕刻。三是屬於清朝粵派作品,因有地緣關係,且口湧水流及柱下皆有幼龍像,此種表現方式與附屬造像皆和粵派關係緊密。

北埔慈天宮

(圖5)三川殿左柱龍頭特寫。

為何說是這兩對龍柱是因錯誤的立柱結果而造成現今的佈置情況?這是因為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三川殿左柱與正殿右柱才是同位匠師所刻,而三川殿右柱與正殿左柱是另一位匠師所為。因為三川殿左柱有兩顆門齒和上、下犬齒,而正殿右柱亦同。此外龍頭和鼻型等造型上三川殿左柱與正殿右柱比較修長,而另一組則較為圓潤,也因此這兩對原本應是欲刻成「乾坤交泰」的柱式,卻因立柱時的疏忽,而變成現今的佈置模式。

北埔慈天宮

(圖6)三川殿右龍。

不過這兩對龍柱的附屬造像卻又各自統一,也就是三川殿是刻西王母騎鳳像、七仙女像及八仙慶壽像,而正殿是十八羅漢像,所以筆者推測此兩對龍柱應是神龍輪廓大致刻出而附屬造像仍是粗胚的情況下,就已經被提前立柱於錯誤的位置上,而後匠師們在將錯就錯的條件下,繼續將附屬造像的細節刻完,也因此各自的附屬造像才會看似統一無誤,但又是打破慣例的結果。

北埔慈天宮

(圖7)三川殿左龍。台灣在日治時期因經濟的起飛,多數廟宇又有重修的必要,故聘請許多中國師傅來台工作!而辛阿救就是其中龍柱雕刻的代表人物,其祖籍廣東,生於泉州惠安,但師承粵東名師,早年來台,接手父兄的工作,在台灣留下許多極其精采的作品,而北埔慈天宮這兩對龍柱或許就出自其父辛阿老之手!又鄰近的姜氏家廟亦留有辛阿救所雕兩對龍柱。

如果正如筆者所推測這兩對龍柱是欲刻成「乾坤交泰」的柱式,則象徵此種柱式與清朝粵派有密切的關聯性,而鹿港龍山寺五門殿(1831)與屏東內埔天后宮三川殿(1849)的「乾坤交泰」柱式,即有可能是粵派匠師主導下所產生的。

北埔慈天宮

(圖8)在視覺平衡上,升龍式的處理難度較高,故柱身最下端的圓底變得異常重要,已呈圓缽狀。這種圓缽狀柱底造型,也是同治龍柱的共同特色之一。而降龍式亦不希望頭部以下的區段過於笨重,故圓狀柱底較為細小些。雖然慈天宮的兩對龍柱沒有年款刻於柱體之上,但若以正殿的龍柱與其他廟宇的相較,可以得知它刻鑿的年代應該是同治年間,最大的特徵就是「B字尾」,因為台北萬華清水巖祖師廟紀有同治年的龍柱都有相同的特徵,而此點在鹿港龍山寺拜亭的咸豐龍柱中已經見到,所以咸豐年間台灣的龍柱風格似乎歷經了一次變革,而上一次的變革是在道光年間,之後的改變則在日治時期。

北埔慈天宮

(圖9)此龍噴水的造型,在新莊廣福宮亦有一例。柱後有仙人點綴,仙人放於柱後的做法,是清朝龍柱較為常見的類型。此外其腹部有逆刺而開彰聖王廟者亦有之,但較短。

北埔慈天宮

(圖10)目前全台所知屬於砂岩雕刻的清朝龍柱有水上苦竹寺、後龍慈雲宮拜殿、西螺福興宮、北埔慈天宮三川殿與正殿等共5對。

北埔慈天宮

(圖11)三川殿與正殿的左龍柱,其尾鰭都只剩兩鰭,而拜殿的仍依稀可見中間的斷裂處,三川殿者則是已經磨平難辨了。

北埔慈天宮

(圖12)三川殿的龍柱雙側與柱後也都刻有仙人造像。

北埔慈天宮

(圖13)龍柱使用的石材,在嘉義縣水上鄉苦竹寺(1789)筆者找到台灣最早用砂岩雕刻的清朝龍柱,此後還有後龍慈鳳宮拜殿(1835)及北埔慈天宮三川殿(1874)和正殿(1874)的同治龍柱;而在新莊廣福宮的兩對(1780)、淡水福佑宮正殿(1796)、大稻埕慈聖宮三川殿(1866)及萬華祖師廟三川殿(1868)等,則是用觀音石所刻,顯示匠師利用台產石材雕刻龍柱及遠從中國來台從事龍柱雕刻的時間,能夠上推至乾隆晚期。此外清朝粵派匠師除了會使用砂岩和觀音石外,亦會使用花崗岩,柱例有台南興濟宮三川殿。

北埔慈天宮.jpg

(圖14)此種升龍式龍柱,在台北關渡宮亦有一例,但兩者造型並非相同。關渡宮的升龍柱例是龍頭居於柱體正面,雙眼也是朝前注視,慈天宮則是龍頭居於內側並向下凝視。

北埔慈天宮

(圖15)這兩對龍柱在開口的程度上,都是左柱較大,右柱較小,但是嘴中的牙齒卻未統一,也就是有兩顆門牙的是三川殿的左柱及正殿的右柱,而嘴上有整排牙齒的卻是三川殿的右柱及正殿的左柱,這樣的情況是十分特殊的,尚未見到相同的柱例。

北埔慈天宮

(圖16)此龍爪與長髯結合在一起。

北埔慈天宮

(圖17)正殿龍嘴特寫。

北埔慈天宮

(圖18)這對正殿的龍柱柱體高度也比三川殿的略高,且用相同石材雕刻柱珠。由於北埔位於山區,而當地又盛產砂岩,極有可能是定居北埔的中國潮州石雕師傅直接雕刻而成的。

北埔慈天宮

(圖19)此屬於「降龍式」,頭下尾上的方式佈置龍身,並用淡黑色的顏料打底,屬於黑柱。此外其上嘴唇已經不見,斷裂至牙齒的位置。

北埔慈天宮

(圖20)正殿龍柱所刻附屬造像為清朝少見的羅漢像。

北埔慈天宮

(圖21)除了這特別的兩對龍柱外,此宮正殿的二十四孝人物柱亦是極其重要。柱體上方書卷處刻有「同治甲戌歲立」的字跡,即是該宮同治13年時增築所立,且亦書捐款者姓名與金額。所以是筆者所知此種題材最早的柱例。

北埔慈天宮

(圖22)北埔慈天宮所藏人物柱與24孝柱全貌圖與位置圖。位在三川殿後檐的人物柱,題材與內容的安排上和正殿的並非相同。而圖中箭頭所指的方位即是筆者拍照取景的方向。

北埔慈天宮

(圖23)位在正殿兩側的二十四孝柱是由上至下區分成四個區塊,每個區塊又細分成四個面,所以一根石柱總共有十六個不同故事或題材的圖飾。這根石柱正面的第二區是周朝曾參「嚙指心痛」的故事情節。圖中的曾參出現兩次,一次是山中採薪的裝扮,一次是跪膝問母的情節。

北埔慈天宮

(圖24)人物柱特寫。廟宇是台灣藝術的搖籃,但在藝術的發展過程中,總有備受質疑的地方,例如為何不用樸素的石柱,偏偏要用造價昂貴的龍柱?也因此廟宇的各種裝飾,多以蘊含吉祥富貴或彰顯忠孝節義的題材為主,除了可以達到教化社會之價值,亦可降低信眾的疑慮。

北埔慈天宮

(圖25)打虎救父像。台灣龍柱除了刻上神龍外,也會加入許多其他造像,以增添內容的豐富度。而屬於人型類的造像,若依據穿著可區分成「仙人像」及「武將像」兩大類。此類造像原本放於柱後,日治時期後漸漸往柱前出現,尤以昭和時期最常出現,甚至到了後期可以出現在柱下,這已是完全顛覆清朝慣例的做法。至於二十四孝柱除了北埔慈天宮正殿外,龍潭三坑永福宮三川殿及中壢仁海宮正殿可發現。

北埔慈天宮

(圖26)正殿人物柱下方的圖案。仙人像的題材在清朝以八仙過海最受青睞,罕見的則如十八羅漢像。而民間傳說的八仙過海,具有慶壽之意,故又稱「八仙慶壽」或「八仙拱壽」。所謂的八仙是指道教神仙張果老(持魚鼓)、呂洞賓(持寶劍)、韓湘子(持花籃)、何仙估(持笟籬)、李鐵拐(持葫蘆)、漢鍾離(持扇子)、曹國舅(持陰陽板)及藍采和(持橫笛),但多數的台灣清朝龍柱似乎是將張果老捨去,而加上象徵濟貧助世,招財添富的劉海與金蟾。

北埔慈天宮

(圖27)人物柱特寫。

北埔慈天宮

(圖28)人物柱特寫。

北埔慈天宮

(圖29)人物柱特寫。

北埔慈天宮

(圖30)人物柱特寫。

北埔慈天宮

(圖31)人物柱特寫。

北埔慈天宮

(圖32)意喻太平有象的典故。

北埔慈天宮

(圖33)「聞雷泣墓」的中國傳統的孝道故事。可見跪在墓前跪拜的王裒,而天上則是右為雷公,左為雷母,雷公嘴尖並有雙翅,一手拿鎚,一手拿釘,似乎正在打雷,雷母則是雙手皆有一面寶鏡,搖晃鏡面以射出閃電。

北埔慈天宮

(圖34)人物柱特寫。

北埔慈天宮

(圖35)坐在鳳鸞負轎裡的仙人可能是西王母。

北埔慈天宮

(圖36)廟中鰲魚造像。


檢視較大的地圖

總瀏覽 13,939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