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唯一日治時期銅鑄龍柱【萬華龍山寺】龍柱介紹

Let's share!

Last Updated on 2022-09-11 by 梁 震明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圖1)無論平時或假日總是充滿許多香客和觀光客的萬華龍山寺。

888888.jpg

萬華龍山寺創建於清乾隆3年(1738),為泉州晉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合資興建的,曾於日治大正9年(1920)改建,並由王益順負責設計與建造。有二對日治時期龍柱,位於三川殿前檐是台灣僅見的銅鑄龍柱,為大正10年(1921)[1],由洪坤福塑造和李錄星翻銅下所共同完成的。右柱有書於銅牌之「黃姓敬献」和「臺北李祿星鑄造」等字跡。柱上亦有駕龍仙人及封神榜人物造像分布其中[2],由於是以銅鑄塑成,故人物表情或神態之細膩度更勝石雕。柱下亦有鯉魚及幼龍像,柱頂則用植物紋裝飾。至於龍頭造型,則因洪坤福是陶匠出身,故無石匠師之師承或派別包袱,反而得以創造一種新的形式,例如耳部比例極大,龍舌完全懸空,龍眼向外凸出,前腿突出柱外許多等,都是日治時期石匠師作品上少有的表現手法。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888888.jpg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圖2)萬華龍山寺三川殿前檐亦有一對少見的銅鑄龍柱,為大正10年(1921),由洪坤福、李錄星先生合作完成的。

萬華龍山寺

(圖3)萬華龍山寺三川殿前檐銅鑄龍柱人物像特寫。

位於三川殿的後檐,依據龍山寺官網資料得知其為惠安師傅蔣細來的作品,是用中國運來的青斗石雕刻而成[3],不過除了萬華龍山寺外,鹿港天后宮三川殿前檐(蔣文華)及正殿(蔣文水)龍柱亦是使用相同石材。所以使用青斗石的習慣亦與惠安匠師有關。僅右柱刻有「李金水、李士木、李松訓仝敬献」等字跡,雖未有紀年款,但若依據其兩旁花鳥柱風格及紀年款來說,應是同時期作品,也就是大正10年(1921)所共立的。柱體亦刻有八仙過海及幼龍像。

888888.jpg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圖4)此用青斗石刻成,且龍眼屬於外張突出的造型。又前腿火焰紋表現方法,與大同保安宮三川殿(1804)及正殿(1805)外二柱之清朝嘉慶龍柱相似,而日治時期相同位置的火焰紋通常不會延伸至胸前處。柱底水波紋屬於獨立圓鼓型,亦是日治時期少見柱例,而關渡宮右廂房所立清朝乾隆龍柱(1783)亦可見到類似的形式。此對龍柱結構嚴謹,細節細膩,是北台灣日治時期極佳的作品之一。

萬華龍山寺

(圖5)右龍柱特寫。

萬華龍山寺

(圖6)右龍柱特寫。三川殿後檐日治時期龍柱是用極為堅硬的青斗石刻成,並聘請泉州惠安匠師群到龍山寺現場雕刻,紋飾細膩,雕工精彩,造型優美,是難得一見的珍貴文物。

萬華龍山寺

(圖7)此花鳥柱上刻有「□□辛酉孟冬置」等字跡,所以是大正10年(1921)的作品,且亦為蔣細來及蔣豐源所共雕,並留有作者款,左柱柱中石壁紋刻「石工蔣細來製造」,右柱柱體則刻「石工細來、蔣豐源」。又此對花鳥柱亦有穿鑿孔留存。

萬華龍山寺

(圖8)能將姓名刻在作品之上,一直要到日治時期才能見到。

龍嘴中有門齒,水波紋用雙層表現與柱後一柱一組的神鳥、神獸對望像,這些都是日治時期少見柱例。又柱體刻有平形式淺浮雕雲紋,亦是泉州惠安派少見做法。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圖9)正殿共有兩對龍柱,居中的是龍鳳盤柱,是張木成所雕,居外的是雙龍盤柱,左為蔣文浦,右為蔣銀墻[4],均是民國45年(1956)時所立。

萬華龍山寺

(圖10)正殿原本為日治時期粵東潮州派匠師辛阿救的龍柱作品,可惜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美軍轟炸損毀,空留回憶。

另外龍山寺內亦藏有日治雕刻家黃土水的釋迦如來佛造像作品。當年完成時,因寫實風格過於強烈,不受當時世俗品味所接受而遭受冷漠,直到近年鄉土意識的抬頭,才重新受到重視。


[1] 此作未有紀年款,不過依據萬華龍山寺三川殿正面牆其他石作紀年款多為「大正辛酉年」來看,此對龍柱應是同年所立,也就是大正10年(1921)。

[2] 李奕興,《台灣的龍山寺》(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頁66。

[3] 參考《http://www.lungshan.org.tw/》97/09/15。不過在李乾朗,《萬華龍山寺調查研究》(台北:秋雨印刷有限公司,1992),頁33的圖說,並未指明其為蔣細來所雕,僅說是「為蔣氏兄弟所雕」;又該書頁160,則有提及「蔣銀牆…1920年代隨父兄蔣金輝、蔣細來(雕前殿後面花鳥柱)、蔣連德及蔣玉坤等來臺參加艋舺龍山寺以及南鯤鯓代天府之建。」所以蔣氏兄弟所指何人?仍是無解。

[4] 萬華天后宮拜殿雙龍盤柱亦為蔣銀墻所雕,右柱刻有「石工蔣銀墻」等字跡。所立年代應是1950年代左右。蔣氏是1920年代隨父兄來台,1945年留台,是50年代台灣寺廟石雕界公認之頭手,影響力很深遠。


檢視較大的地圖

總瀏覽 2,809 次數, 今日瀏覽 1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