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n 2025-04-20 by 梁 震明
國際策展人 張禮豪

「嵇康之鍛也,武子之馬也,陸羽之茶也,米癲之石也,倪雲林之潔也,皆以癖而寄其磊塊㒞逸之氣者也。余觀世上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之人,皆無癖之人耳。若真有所癖,將沉湎耽溺,性命死生以之,何暇及錢奴宦賈之事。……夫使其真好之,已為桃花洞入口人矣,尚復為人間塵土之官哉!」 ──袁宏道《袁中郎隨筆‧瓶史》
自明清以來,文人對於是否可以投注個人的時間、生命,甚至耽溺於某一特定事物之上,視為一個「不與俗同」的檢驗標準,一方面反映出彼等反抗社會世俗價值的意圖,另一方面則展示了一種藉由各種對於古玩、書畫、花木等非實用性物件的喜愛與癖好來建構生命情境,並且進一步發展為藝術美學不可或缺的形式與內容,從中讓內在精神獲得自由與解放的文化意趣,才終於能夠一探陶淵明筆下那塊遺世獨立的仙境樂土。而此一寄託詩酒、講究性情的生命價值,不但在當時成為一種風尚,更帶給後世極為深遠的影響。
時移事往,如今在進入了資訊爆炸、凡事講求速度的數位化時代,這樣的文人情懷早被大多數人給拋諸腦後,成了只在故舊紙堆中偶爾才會被翻讀到的久遠軼事,似乎再難激起一些漣漪。所幸,即使在這樣的年代,始終還是有一群人懷抱著前賢遺世而獨立的心境,積極努力地發揮「好古敏求」的精神,在並不與時代脫節的情況下,甚至更強烈地體現了東方美學歷千年而不變的蘊藉含蓄之內涵。梁震明,無疑就是這少數人的其中之一,而此次於羲之堂推出的「千岩萬語──梁震明的細筆山水世界」不僅深沉地反映了個人最為真切的性格,更為眾人再一次聆聽到山海之間千萬年來聚散分合的因緣。
龍洞灣岬險峻‧畫題取之不盡
創作之於人,是個人對自然造化的觀察和體悟生命變化的表徵,因此無論那個時代的畫家,無一不竭心盡力地希望透過山水草木、花鳥走禽等物象,來傳達自我心中之理想,而也唯有找出適性的題材與畫法,才能盡情揮灑,將物我之間的觀照展露無疑。從考取北藝大後,老家位於高雄的梁震明便隻身北上,先從林章湖學習到筆墨之運用與畫面經營佈局之巧妙,在不斷臨摹李唐《萬壑松風圖》等名跡的結果,更是讓他較早便已掌控了石頭的畫法;另外,從歐陽詢到《張遷碑》等書法臨帖亦不在少數,有巧有拙,尤其蠅頭小楷對於筆墨線條的運用掌握更提供了相當直接的幫助。後來再進入北藝大美術創作研究所,除了繪畫相關知識,更從李義弘身上學習到不少畫外之事,其中便包括了生平首次來到地形險峻而獨特的龍洞灣岬。當然,或許也是個性相對安靜的緣故,讓梁震明在面對歷經千萬年形成,由大規模厚實堅硬的四稜砂岩所構成的龍洞灣岬地貌時,彷彿也看到了個人內在的本我面貌與理想的觀照。在大受衝擊之餘,也在他筆下化為用之不竭、取之不盡的畫題,即使後來有機會走訪過台灣其他地方,此處始終是其創作靈感的私房源頭。

選擇以石入畫,固然是在因緣際會下逐漸體會而來,但以細筆點描勾染磊磊山岩的繁複過程,無疑益發彰顯了梁震明擇善固執的個性。因此,在他人眼裡看來或許瑣碎難耐的創作過程,對他而言反而像是靜心修行之道。在一筆一劃的描繪勾勒之間,彷彿自然的萬象生機也跟著漸次清晰並且唱和起來。誠如梁震明所言,有時描繪的岩體十分龐雜,為了避免有重複的造型出現,會採用類似自動性技法的方式來經營,也就是在無意識的前提下先用淡墨隨機的疊墨補筆,當累積到一定的筆觸時,自然會出現渾然天成的偶發性紋理與脈絡,最後才順勢用白色顏料加強亮處或減弱失當之處,並用重墨鈎勒及運用巧思加以整合。到後來,看似複雜的安排,卻僅需信手佈置而絲毫不顯刻意,因落筆當下,即有一套自然生成的邏輯與規則,在紙上交織出一闕闕平淡天真、活靈活現的天籟。
再者,為了避免過多浮濫的想像以及落入既定窠臼的風險,而可以集中火力在體現眼中所見山岩之質感、量感,空間的距離與層次感等等,以期能匯集每一個聚焦之處的精彩片段或局部,成就千絲萬縷的精密氣象,梁震明更懂得適切地運用現代科技──操作不易的無人空拍機,採取像是臨空而下的鳥瞰與俯視等超越常規的特殊視角,來蒐集影像作為創作的輔助。由此而得的畫面佈局不僅得收深具戲劇性的寫實效果,開拓了前人所未能得見的視野,更是讓人心生猶如坐臥雲間、笑看滄海,「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廣闊胸懷。
筆墨但求創新‧形式亦見出奇
對梁震明而言,細筆山水往往是兼工帶寫,將工筆的描寫方式融入寫意畫法之中,達到遠觀氣勢雄偉,近看細筆如絲,使傳統的筆墨也能散發出當代的審美情趣。綜觀這次展出的廿餘件作品當中,多是他在過去兩、三年間的反覆求索而來的心得,不但在構圖佈局上面但求創新,筆墨技法也結合西方「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的概念,乍看之下似乎將物象客觀外在的形體細節給一一捕捉下來,實則仍經過心領神會的簡化,讓每一部份都互相聯繫,彼此之間的關係也井然有序、毫不紊亂,卻不致流於瑣碎煩膩;尤其當觀者遠望之時,岩層造型與色彩、光澤的變化又在若有似無之間,彷彿能親臨現場,感受到陽光照耀在陡峭山岩的溫度,甚至帶點鹹味的海風吹拂。至於在紙材的運用上,梁震明更是打破傳統生、熟宣紙的侷限,反而經常以單張畫仙板為單位,一張張堆疊聚積出猶如龍洞灣岬的岩層一般,分開來看時獨立成句,深得小而能秀之清新雅致;合而觀之則聚攏成章,尤其當觀者視線不斷地遊走轉變,畫仙板邊緣原有的金、銀線框,往往也會跟著光線的折射而熠熠發亮,使畫面既有日本屏風的巧飾華麗,又見馬賽克玻璃鑲嵌之晶瑩剔透,可說是饒富趣味。

像是與展題同名的作品《千岩萬語》以二十四張金色畫先板組構而成,透過遠景的視角來描繪灰白相間的岩石,不僅在色彩的對比襯托下更為具體鮮明,也展現了開闊遼遠的夏日氣息。極目之處浮現在海上的礁岩看似面積不大,實際上卻是自海底隆起的山峰頂端,在此作中無疑有點睛之效,引領著觀者的視線一路延伸到海天相連之處,正是所謂「冰山一角」的最佳寫照,也挑戰人們對於現實的既定認知。
值得一提的是,此作為成都雙年展參展作品之一,堪稱畫家此一系列新作之佼佼。與之相映成趣的,則是以九張觀看視角剛好翻轉過來的《石語》一作。畫中所描繪的是近距離觀察歷經地表壓力的擠壓而隆起,又因海潮拍打、風吹雨淋而有今日奇譎面貌的無數四稜砂岩,而再三揣摩修改的創作過程,似乎也體現了絕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之天地造化。

《岩之成理》一作則由三張銀潛紙拼接而成,為達畫面需求及效果,畫中各個位置的生熟紙性皆稍有不同,並由此發揮格物致知之精神,利用墨色濃淡之變化來表現岩石結構的層次與距離遠近的對比關係,充分營造出海、石之間相互依存,卻又彼此抗衡的氛圍。另如《龍洞之晨》一作以畫仙板組構橫幅的形式來描繪此處深具特色的海岬地形,由左而右的畫面推展雖說是與實景相近,卻也顛覆了傳統書畫長卷的閱讀習慣。全件純以水墨濃淡敷染,表現出天將明而未明的破曉時分,彷彿置身於牛奶白的霧中風景。尤其在最右一張紙幅上僅淡淡地染上一筆遠山,仍似倪雲林一水兩岸的清簡空靈手筆,引人油然心生懷古之幽思。餘者像《俯瞰天地》、《龍洞攬勝》等件,都不約而同地以凌空下望的視角著手,營造出天地遼闊的空間感來,在無形中也點出了人類的渺小,必須以更謙卑的心來看待世間萬物。
究竟是否已然畫石成癖,得以與米芾的愛石成癡遙相呼應,梁震明不敢輕易斷言,但他至少已然清楚,自己就像是龍洞灣岬的奇岩一般,雖然看似沈默寡言,實則無時不與晴日、陰天、海風、浪濤乃至於偶然從天空飛掠而過的鳥群在對話,暢談不與人爭、絕塵離世之精神寄託。走進他的畫裡,我們似乎也有機會來到桃花源的洞口,一窺造化之神奇。只因他的筆下,呈現在方寸之間的岩石便如同芥子一般,所容納的就是須彌。
【安心又好用 Delta 2 戶外儲能電源 】EcoFlow
【高CP值戶外移動式冷氣 SAC700】SANSUI 山水
【真實還原書籍色彩 時尚 LED QI無線充電護眼檯燈】奇美 CHIMEI
【超高畫質讓您越看越喜歡 55吋 QD Mini LED 智慧顯示器】iNclo 優特科技
【跟雞湯一樣好喝 世界品質金獎章 日月養生滴雞精】芳茲
【一吃就會愛上的巴斯克生起司】亞尼克
【真的粉好吃 人氣熱銷 招牌檸檬餅】一福堂
【好吃又美味 富含鈣質 炭烤竹莢魚】練家班
【追劇看球賽必備 水牛城辣雞翅】香雞城
【跟活的一樣新鮮 胡椒蝦款 活凍泰國蝦】段泰國蝦
【旅遊外拍真好用 Mini 5 Pro 空拍機/無人機】DJI
【四人出遊最佳車宿方案 韓系品牌 多功能車尾帳】KZM KAZMI
【用來用去 還是這種最好用 好收納 折疊露營桌】NEXTION 旭暮鐵桌
【經久耐用 永保如新 純鈦環保餐具套鍋組附收納袋】鎧斯Keith
【還在慢慢煮 一爐搞定 高功率瓦斯爐4.1kW】Pro Kamping領航家
【就是要寵愛您的耳朵 山水 聲の魂 氣動Hi-Fi 藍牙音響】SANSUI
【不要再猜拳洗碗了 大理石白8人免安裝紫外線消毒洗碗機】CHEFBORN韓國天廚
【書畫創作用 濃墨等級 開明花仙系列 100ml 花仙 茶墨 青墨】開明墨汁
【如何寫瘦金體:剖析基本筆畫與部首】侯吉諒著 木馬文化出版
【絕對是經典好書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李乾朗著 遠流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