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n 2022-11-18 by 梁 震明
北港朝天宮俗稱北港媽祖廟或天后廟,位於舊時的笨港街,即是今日北港市區中心,坐北朝南。創建於清康熙39年(1700),曾於乾隆40年(1775)由笨港縣丞倡議重修,並改建成巍峨寬闊的廟宇,亦於咸豐5年(1855)重建[1],日治時期因周邊道路進行市區改正拓寬,伴隨市區改正而興建環繞廟宇周圍的橢圓型圍牆,並擴張了朝天宮發展腹地,也於新廟地中擴建聖父母殿及兩側洋樓,奠定今日所見大致格局。
西元1963年至1972年間,陸續進行金爐和鐘樓與鼓樓新建工程,且將原本約6公尺高之正殿抬升至15公尺,主要欲提升朝天宮氣勢,並解決媽祖殿中之通風問題,至此完成今日所見北港朝天宮主要樣貌。
(圖1)北港朝天宮。
(圖2)位於觀音殿龍柱為乾隆年間所雕。
(圖3)公龍造型明顯不同於母龍。
(圖4)現存全台最早有紀年款,也是造型影響最多廟宇的龍柱。
(圖5)位於龍柱上方的紀年款。
(圖6)觀音殿雙龍造型比較,可以明顯看出彼此的差異。
共有四對龍柱,兩對清朝龍柱分別立於拜殿及觀音佛祖殿處,而另兩對日治時期龍柱則立於三川殿前、後檐處。立於觀音佛祖殿前的乾隆龍柱,左柱飛榜處刻有「乾隆乙未年臘月敬立」,右柱則是「晉水弟子張植槐叩答」等字跡,故為乾隆40年(1775)的作品。柱體未刻有仙人像,左右龍頭造型亦差異頗多,但龍髯屬於「中分式」,而新莊慈祐宮正殿龍柱亦有類似的龍髯表現形式。
(圖7)拜殿龍柱。這對龍柱可能是用觀音石現場雕刻而成。
(圖8)咸豐年間的龍頭似乎一改道光年間圓潤滑順的造型,而朝向凹凸有致的風格邁進,此外龍眼也從水滴狀的牛眼,轉變成外凸的柱眼,但多數仍未彎曲,而北港朝天宮拜殿的則是特例。
(圖9)這對咸豐龍柱有極為突出龍耳,也有極長的額角。此外若將此龍柱與淡水龍山寺正殿相較。兩者龍柱前腳鏤空手法,幾乎相同。不過柱下岩石的造型則是大不相同。
(圖10)龍腿造型十分修長,線條也極為簡練。
(圖11)拜殿雙龍造型比較。
位於拜殿的龍柱[2],最大的特色即是彎幅極大的龍眼,這種通常被稱為蝦眼的龍眼,在清朝的龍柱裡並不常見,一直要到日治時期才廣為流行。柱下水波紋屬於雙層式,且上下比例接近,岩石紋居於內側且塊面清晰;前爪捉住火球,但未與中髯相連,亦未用雲紋柱;腿無鱗片,但有肌肉感;屬八字嘴,口微開,嘴角相連,有尺山,舌頭伸出嘴外,有下犬齒,嘴角有鬚,鼻型亦屬多節型,耳大;腿部火焰紋極小;雲紋是高浮雕與淺浮雕共用;柱後有仙人像,柱下有鯉魚。若依據朝天宮興修紀錄來看,此對龍柱有可能是立於咸豐5年(1855)前後。
(圖12)位於三川殿前檐的龍柱是蔣棟材所雕,立於明治44年(1911)。
(圖13)刻於柱下的螺精,這類造像日治時間才出現,龜山觀音寺、土庫順天宮及南鯤鯓代天府皆可見到。
[1] 因筆者第一次前往時,正在整修中,故無緣一見其廬山真面目,後於近日再次前往,才獲得所需之圖像資料。
[2] 參考《http://www.matsu.org.tw/03_9d.html#botton》9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