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st Updated on 2022-09-05 by 梁 震明
2020年台北藝術博覽會現場訪談重點摘錄:
今天很開心邀請到陳珮怡老師,來跟我們聊聊關於她最新力作「起舞」,陳珮怡老師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曾獲南瀛雙年獎第一名,專攻膠彩畫 現為專職藝術家,其貓畫系列廣受各界喜好,亦受日本畫壇推崇,邀展不斷,是台灣少數年輕畫家有如此成績之人。
精采訪談即將開始囉!
陳老師:其實這幅看起來很歡樂場景的作品,它是帶有警世意味的,像中間屏風它裡面敘述的,是猴子被水中月所騙了,那在現實空間裡面呢,猴子拿著假魚,也喜孜孜的自以為戲弄到貓咪了,可是有養過貓咪的人,就會越想到當貓咪扯下獵物的時候,會把整個可能連人一起扯下去,它搶贏時手也都會受傷,其實是暗喻人有時候作壞事,或是說耍小心機小聰明的時候,可能是後患是無窮的。
我:那這邊都一樣嗎?
陳老師:它是一對的。
陳老師:然後比較特別的是這次請了姜義才老師,他在得知了我的創作理念之後,也找了清代吳偉業的五言絕句,剛好是符合,畫面的旨意,一半詩句在這邊,後面當然是姜老師對我一點作品小小的誇獎。
我:光構思這樣要花多久?
陳老師:草圖的雛形已經兩年多了,直到今年才覺得好像比較完整,讓它呈現出來。
我:內容精采。
陳老師:這次感謝秋華洞願意給我這麼大這麼完整的牆面,那就想說就跟它努力拼搏一下,大概是在半年左右的時間生產這些作品。
我:至於古畫為何是選擇這一張?
陳老師:我覺得剛好是撈水中月,我們眼見的現實不見得是真實的那種心理狀態。背景的古畫其實是日本雪村周繼,他參考了中國牧谿的作品。
我:這個貓咪為什麼是同一隻?
陳老師:就是有一種蒙太奇分鏡的工作,它其實有一種古今對話,在現實生活裡 其實人很有趣,雖然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但那種人性是不會改變的,還是會經過一再的輪迴,重複做同樣的事情。
我:尾巴畫得好生動。
陳老師:捕捉了它們很多的動態。
我:所以這隻真的很有造型。
陳老師:光它那個重點色。
陳老師:以往在畫屏風或是捲軸的時候,周圍的裝裱的布料也會特別的去描繪,這次我覺得不要去干擾到太多的大畫面的結構,所以就採用較大膽的配色方式,讓古今的色彩做融合。
我:古今的色調?
陳老師:不然原本說我想以前的畫法也許裝裱的綾邊的花紋和比較古色調的邊框,這次想要結合一點是空間的設計感,所以在用色上做了比較大膽的配置。
我:這麼大一張還敢這樣子 太有勇氣了。
陳老師:每一個顏色大概都掙扎了一個晚上,不成功,就成仁,一點點色偏就讓整個畫面平衡壞掉了。
我:所以這樣背景要塗多久?塗幾遍?
陳老師:這樣背景我整理了三遍
我:姜老師寫行草,寫行書。
陳老師:大家看到,會寫書法的人,第一站都先是跑來看這個區域。
我:而且還是金色。
陳老師:我們一起討論出顏料,顏色這樣,特別調的比較醒目一點可以配合古畫。
我:掌握的很好。
我:這隻貓好生動,但這隻就不一樣。
陳老師:對,畫面裡面只有兩隻貓,都是我們家的小孩 只有兩個品種。
在意猶未盡下,理想的訪談記錄就此結束,因為是在台北藝博現場,陳老師必須招呼許多到訪來賓,不想造成陳老師太多壓力,所以只能改天再聊囉,期待下次的相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