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n 2024-01-12 by 梁 震明
這裡展示的是我多年奮戰與付出水墨作品!
2013年作品
龍洞岬灣是台灣北部規模最大的岩場,因為整個海岸地形如蟠龍捲曲纏繞,從龍頭到龍尾就像一道弧形,形成洞穴般的港灣,故稱「龍洞」,而此作正是描寫該處最引人入勝景觀的代表作品之一,現為私人收藏。
2014年作品
2016年作品
這件作品是完成於2016年的春天,以台灣東北角龍洞為主題。創作的想法很單純,就是直觀的將所見所看描繪在作品裡,而不考慮加入其他常見的水墨藝術表現手法,例如留白、皴法或散點透視等。有時一張畫能不能成功,一開始就決定了。想法不夠成熟,步驟不夠確實,心態不夠沉穩,其實就註定難以繼續,只能忍痛捨去。光打稿就要花上兩週的時間,如此龐雜的細節,如果不用時間換取,又如何做到讓人驚豔的境界。第一次畫完,就掩蓋再來一次,反覆的處理三次,如此才能初步讓所繪物象充滿無數的細節,後續就是做工,再做工,一看再看,看到無感,就蓋起來,隔幾天再翻過來看……,如此反覆,不僅墨磨人,畫亦磨人呀。
這件作品尺幅雖然不大,不過還是希望能達到以小見大的視覺感受,所以幾乎都是眼睛貼近紙面,每天一點點一區區的慢慢琢磨刻劃,總共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得以完成。以前看宋畫,尤其是崔白《雙喜圖》的野兔,被筆筆到位的毫毛線條折服,細節皆能處理到完美無暇,心想這是怎麼做到的呀???年過四十才想起以前的讀畫經驗,立馬嘗試,起初是用放大鏡協助,後來才發現更簡便的方法,就是將眼睛貼近紙面十公分的距離,近距離的觀察,更能將許多細節處理到位,只是這樣的方法,也非常耗費眼力,差不多畫一個小時就需要稍作休息,不然近視馬上加深。有時心想這樣的處理畫面,到底有沒有意義,有多少人可以察覺,又能在畫面上產生多少價值,「用最笨的方法畫畫」,既然笨到可以,想這麼多好像也只是庸人自擾,做就對了。
2018年作品
位於澎湖北方海域的目斗嶼,須臾即可覽遍,但高聳的燈塔在夜晚綻放耀眼光芒, 讓過往的船夫無法忽視它的存在,所以無關乎個體有多麼的渺小,而是我們的雄心壯志願意成就什麼。
在台灣創作山水畫,不時有一種窮盡感反覆湧上心頭,畢竟身處的環境能給我們的創作靈感及養分是十分有限,若要改變與突破,就必須藉由更為不設限的思維與發想來面對,因此「創新」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莊子曾言:「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此石來自於目斗嶼所見,造型酷似抹香鯨,正因大象無形,無所不可,無所不在,海邊礁石亦可變成如鯤般的拔地倚天。
將台灣各地的自然奇石作為主題,結合天馬行空的聯想,幻化成隱含物象的巍峨巨岩,並象徵不因出身卑微而自憐,只要我們善用智慧與創意,勇於改變,一樣能開拓出無限寬廣的宇宙與天地,大鵬展翅,昂首高飛。
奇石乾坤系列之九與之前系列之四描寫對象基本相同,但在表現的企圖仍有差異。
先前作品主要是針對黑灰層次的豐富度及太魯閣雲石畫法的揣摩,而此作則在黑岩、白底和藍水三者的布局安排上,以及奇石和流水的賓主虛實關係上,花費了相當的時間來琢磨與調整。所以雖然是一稿數畫,但依舊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也讓自己藉由這樣的過程,重新疏理與檢視,用謙虛的態度,期望自我的創作能夠更盡善盡美。
2019年作品
鄰近靳珩公園,位於立霧溪與魯丹溪交會處的印第安酋長石,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視角的錯覺,組構出有如人臉造型的奇石群,矗立在溪畔上,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好見識這巧奪天工般的自然奇觀。
如何將所畫題材營造出有如太魯閣峽谷那般的視覺強度?藉由台灣各地搜羅的奇石圖像,以小觀大,用貼近藝術的手法,假像虛構的方式,將其搬到近雲山巔處,當想像的連結空間變大,方寸之間的畫面也就有更為大器的可能。
這件有別於傳統水墨的作品是用雲肌麻紙所畫,它屬於厚實而強韌的紙性,當時選用的動機,最主要是與自己慣用的銀潛紙做比較,藉由紙性的差異,來尋找一些可能忽略的使用技巧,也避免一種紙張過於熟悉而缺乏奮戰的精神。
或許是基於因為大學時期的使用經驗,有自信可以完全掌握此紙性,並依照個人創作的需求,完全駕馭,但整個過程卻是令人喪氣,在一年的時間內幾度是以逃避的心態不願意去面對。
紙厚在使用上,最大的難度是調出的色調,看似深黑,但畫下去等乾後,竟是薄色罩染的感覺,難以精準掌握下筆的成效,也就勢必要不斷積累數次,且顏料的使用量也要增加,顏料顆粒也不能過細,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這也就是為何作畫前要先塗抹膠礬水的原因。
盡最大的氣力不斷想去克服,也讓作品有了以往不同的感覺,難以割捨,不願意就此停筆,每次翻開重新觀看,總覺尚有可為之處,也就在這樣拉扯之間,最終完成。
起初創作時,是以黑白為主調,而後才塗上其他顏色,同樣的,瀑布是最後才加上的元素,因為知道整片岩壁若無瀑布的水白呼應,其實描繪的在細,層次多麼豐富,都難以吸引目光,這也是最近自我創作深刻體認到的事情,好的構圖,好的布局,作品完成的可能性就自然提高。